日前,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的“第十一届浦江前列腺癌高峰论坛”上,大会主席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院泌尿男生殖肿瘤多学科团队首席专家、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所长叶定伟教授以《前列腺癌复杂外科手术的应对之道》为题,向全球专家展示了中国团队在前列腺癌手术领域的突破性成果,首次系统性阐述了“复肿技法2.0”手术体系在“高龄、高危、高难”前列腺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,结合国产创新药物及多学科精准诊疗模式,该团队成功将高龄、高危、高难患者术后即刻尿控率明显提升,寡转移患者三年无进展生存率提高了18%,打破欧美国家的手术禁区壁垒达到国际领先。
由于筛查体系差异、公众认知不足、医疗资源不均以及疾病生物学特性,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平均发病分期偏晚,平均发病年龄72岁,比欧美高约5岁,且75岁以上群体占比达20%,这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——中国患者不仅发病晚,高龄比例也更高。针对我国前列腺癌患者高危、高龄化趋势,叶定伟教授团队创新性提出“精准评估-分层干预”策略。通过机器人辅助手术结合“复肿技法2.0”,
针对中国男性“深马桶型”骨盆结构(前列腺位置窄而深),团队创新“五步复肿技法”(神经血管束显微分离,膀胱颈精细保留,尿道重建加固,盆底肌群解剖复位,靶向止血防渗)成功为众多75岁以上高龄患者实现肿瘤根治与功能保护。“传统观念认为高龄患者手术风险极高,但通过精准的术前评估和微创技术,我们打破了年龄限制。”叶定伟教授在会上展示了一例高龄患者的手术案例,患者术后12天即恢复控尿功能,术后3个月出现晨勃现象,术后半年可基本完成性生活,前列腺癌标记物PSA降至0.008 ng/ml。数据显示,肿瘤医院75岁以上前列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2%,对于性生活活跃的高龄患者,性功能恢复率令人满意。“立足高龄化、晚期化国情,通过精准手术+个体化综合治疗,实现从‘生存率追赶’到‘生活质量超越’,让中国患者不仅活得更久,更要活得有尊严!”
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曾被视作手术禁区,叶定伟团队通过三重策略破局,精准影像“导航”:国内率先采用PSMA+FDG双模PET-CT,将微小转移灶检出率从40%提升至78%,为手术提供“毫米级地图”。
扩大清扫+新辅助治疗:对已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结合新辅助治疗,实施基于PSMA影像精准制导的扩大清扫手术。针对寡转移灶患者,团队首创“原发灶行根治性局部治疗(减瘤性手术或放疗)+ADT治 疗“方案,证实该方案不仅安全,还能使接受原发灶治疗的寡转移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提高18%。
针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,叶定伟教授团队牵头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药展现卓越疗效。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(CHART)显示,自主研发AR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使死亡风险降低42%,影像学进展风险下降56%,跻身国际权威指南一线推荐。“国产创新药的突破让我们在国际舞台有了更多话语权。”初步数据显示患者总生存期延长23%。叶教授还透露,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目前寡转移前列腺癌的研究基础上,开展不超过10处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手术治疗,“CHAMPION 研究”,探索对于PSMA PET/CT 提示≤10个转移灶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最大化减瘤性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。
本届大会以“全球智慧·中国实践·精准突围”为主题实盘配资最优秀的公司,三大亮点彰显中国影响力:共识升级:发布《2025前列腺癌全程管理专家共识》,首次纳入“机器人手术上海标准”及“寡转移手术适应症”。技术输出:叶定伟受聘全球机器人手术协会(SRS)荣誉会员,复肿技法2.0将结合国产手术系统向全球展示。MDT实战演练:云集全国400余家医疗中心,通过“精准影像阅片+复杂手术规划+精准药物治疗”实景培训,推动技术下沉。
财富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